
为促进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水平提升,2022年11月21日上午我院有幸邀请吴越滨教授在线上为我院本科生上了一节《实验水墨》的公开课,我院的中青年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观摩。
教授简介:
吴越滨,浙江丽水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杭州西泠画院特聘画家、扬州市瓷画协会主席。
课程开始,吴教授通过课程导入,阐述了实验水墨课程的教学定位、目标意义,实验水墨的概念、历史、人物观念与作品成果,实验实践阐述分析与实践要求等讲授,通过运用学生优秀作品分析法、课程问题与互动法等教法讲授,引导同学们逐渐了解课程目标、标准与内容,激发学生对实验水墨概念、创作方法等问题的思考。本次《实验水墨》课程精心设计,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实验水墨画的审美熏陶,为即将开启的毕业创作和论文撰写奠定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思考,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拓展知识理论实践的多元创意之门。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吴越滨教授对《实验水墨》一课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接着讲述了水墨画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成果,以及水墨画的实验、创作方法,进而对实验水墨画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阐述和作品的鉴赏分析。告之课程的中西兼容的表现创作方法和路径。
课程第二部分吴教授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开展实验水墨的临摹和创作的研习实践。同时吴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实验水墨”的临本的选择和肌理技法;梳理“实验水墨”的来由分野、发展过程和价值。重点介绍讲解了实验水墨代表艺术家等实验艺术作品的学习要点,明确实验水墨研习注重传统性、国际性和时代性互溶的艺术特质表达,最后对课程进行实验实践的作业进行布置。
示范课程由浅入深,知识性与理论性、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为广大师生带来一次生动而丰富的教学盛宴。
通过吴教授的本次课程,同学们对实验水墨有了深刻的了解。吴教授认为学好这门课必须要与优秀的传统基础,技能、笔法、知识相结合,同时要放眼国际视野,注重方法,积极通过创新的技法进行实践探索。他以《扬州晚报》的读书笔记为例,指出中国美术创作思想上观念上的部分误区。提出现代创作需以传统技法为根基,又要吸收西方元素推陈出新,注重中西结合。他指出同学们在当今实验水墨的创作中要明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美术创作观,增强文化自信,为具备高水平的新时代水墨画创作思想打好基础。

